打赢官司,找到关键法条是第一步

发布时间:2025-08-05 15:17  浏览量:3

在咱们普通人的生活里,万一碰上事儿得打官司,那就像是进入了一个陌生又复杂的战场。而在这个战场上,找到正确的法条,就是你赢得胜利的第一步,这一步要是走不好,后面可能就要走很多弯路,甚至输掉本不该输的官司。

简单来说,请求权基础就是你告别人,让法院帮你做主的法律依据。比如,你借给别人钱,对方拖着不还,你想告他,那你的诉求就是让对方还钱。那这个诉求不能是凭空来的,得有法律条文撑着,这就是请求权基础。

法院判案子,靠的就是法律条文这把 “尺子”。法官会看你提出的诉求、提供的事实和证据,是不是符合某个法律条文规定的情况。要是符合,那你的诉求就有可能被支持;要是不符合,那法院就只能驳回你的诉求。而且,你整个打官司的策略,比如收集什么证据、怎么反驳对方,都是围绕着这个法律条文来的。不同的法条,要求的情况不一样,需要的证据也可能差很多。

法律条文那么多,普通人怎么才能找到那个关键的法条呢?其实,只要掌握方法,也不难,这里就给大家讲一个 “三步定位法”。

第一步,先弄清楚你要告的是什么事儿,也就是明确案由。是别人借钱不还(民间借贷纠纷),还是买东西被骗(买卖合同纠纷),或者是被车撞了(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),又或者是被公司开除了(劳动争议),甚至是要离婚(离婚纠纷)等等。同时,还要想清楚你想要什么结果,是要钱、要东西、要道歉,还是要解除合同、分割财产等等,把你的诉求想明白、说清楚。然后,把这些关键词写下来,比如 “借钱不还”“要回本金和利息” 等等。

第二步,根据这些关键词,判断这事主要和哪部法律有关系,把法律领域给定下来。要是涉及借钱、买东西、租房这些民事方面的纠纷,主要就是看《民法典》,像合同编、物权编这些部分和这些事儿关系大;要是被车撞、被人打、被狗咬这些侵权的情况,那还是看《民法典》,不过得看侵权责任编;要是和老板、公司闹矛盾,那主要就得看《劳动法》《劳动合同法》以及相关的法规;离婚分财产、争孩子抚养权之类的,对应的是《民法典》婚姻家庭编;在网上买东西遇到坑,那就可以结合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》《电子商务法》和《民法典》一块儿来看。

第三步,在确定了核心法律之后,用 “目录” 和 “关键词搜索” 功能,来找和你诉求直接相关的具体法条。比如说,你要告别人借钱不还,想讨回借款,那就在《民法典》里搜 “借款”“返还”“利息” 这些关键词;要是被车撞了要赔偿,那就搜 “侵权”“赔偿”“人身损害” 等等。找到了法条之后,还得仔细看看法条里规定的构成要件,也就是在什么情况下,你可以依据这条法律提出你的诉求,这相当于是你的 “作战地图”。另外,别忘了司法解释,这可是最高法发布的对法律具体怎么用的解释,名字一般是《关于审理 XX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》,里面有很多细化的规则,特别实用,比如说利息怎么算、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之类的,对打官司帮助很大。

找到关键法条只是第一步,还得知道怎么在诉状里正确地用它。

首先,在起诉状的 “事实与理由” 部分,要明确地引用法条。别含糊其辞说什么 “根据相关法律规定”,得把法条说清楚,比如 “根据《民法典》第多少条第几款的规定,请求法院判令被告返还借款本金 XX 元及利息 XX 元”。这样法院一看就知道你依据的是什么。

其次,陈述事实的时候,要紧密围绕你引用的法条的构成要件来写。比如,你依据的是借款合同相关的法条,那就要把 “什么时候签的借款合同、合同里怎么约定借款金额、期限、利息的,还有对方到期没还钱” 这些关键事实写清楚,这样法院才能看到你的诉求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。

最后,如果涉及到金额的计算,比如利息、违约金这些,一定要把计算的依据和过程写明白,同时引用支持这么算的法条或者司法解释。比如说,利息是按照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(LPR)计算的,那就要把这个依据写上,让法院清楚你是怎么算出来的。

打官司,有理是基础,但还得有据。这 “据” 除了证据,最重要的就是那支撑你诉求的法律条文。它是你打官司的地基,要是找不到或者找错了,那后面整个诉讼过程都会受影响,甚至会让你的诉求完全站不住脚。所以,大家要是真到了要打官司的时候,一定要花点时间,用心去找到那把属于自己的 “法律钥匙”,把这关键的第一步走好,这样才能在法律的战场上更有胜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