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,陕西遇到鸟类迁徙的先遣部队

发布时间:2025-07-28 23:23  浏览量:1

普通燕鸥

潼关

环颈鸻幼鸟

华山

7月12-13日,我和两位朋友为了勘察陕西黄河沿途鸟类活动而预设样线,由潼关的风陵渡出发,一路向北途经大荔和合阳两县,最终到达北边韩城市的禹门口。禹门口位于陕西省韩城市北部和山西省黄河峡谷中,为黄河晋陕峡谷的南端出口。黄河由禹门口奔涌而出,南下到潼关附近,因受东西走向的秦岭山脉其中一条支脉华山所阻,黄河从而折向东流。 风陵渡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,是陕西、山西、河南三省交界。这次我们勘察的样线囊括关中平原全部的黄河流域。

韩城禹门口

黄河对面的山西省

尖尾滨鹬

尖尾滨鹬

青脚鹬

车辆驶入合阳就看到路边干涸的鱼塘底部有三只鹤鹬在觅食,鹤鹬披着黑乎乎的繁殖羽,让人不敢相信这就是高挑清秀的鹤鹬。鹤鹬在陕西是旅鸟,迁徙时间跨度还是很长,就拿秋季来说,它们从7月开始迁徙一直持续到11月份。九、十月见到的鹤鹬已经转变成秀气的冬羽;而四、五月份见到的鹤鹬正向繁殖羽转变,羽毛黑白相间像“叫花子”一样看着让人不舒服,这种全黑色的鹤鹬繁殖羽在陕西还是比较少见。

韩城黄河

有只小点的滨鹬同鹤鹬及青脚鹬在一起,用相机拉进看,居然是陕西少见的尖尾滨鹬,尖尾滨鹬头顶栗红色的繁殖羽还在。记得2023年的秋季,高国哲老师带领我在黄河边多次遇到尖尾滨鹬,而前后好多年我一次也没有遭遇到,这次像老朋友重逢还是很高兴。青脚鹬身上附着有粗重的黑褐色纵纹,也是繁殖羽。以前,每年冬季在灞河华胥镇段会有很少几只青脚鹬越冬,最近几年由于道路硬化车辆变多也找不到了。在这里还有9只小巧玲珑的长趾滨鹬和两只弯嘴滨鹬。到了十月份,弯嘴滨鹬胸腹部的栗红色会褪去,我曾经和西安一位资深鸟友就变成冬羽的弯嘴滨鹬进行辩论,鸟友认为是黑腹滨鹬,两种滨鹬冬羽还是比较像,当时我说服不了对方。如果放现在,就可以简单用神态区分这两个物种。非繁殖羽的弯嘴滨鹬体态略显修长;而我国北部常见的黑腹滨鹬整天缩头缩脑容易识别。同样这么多年过去了,那位鸟友对于鸻鹬类识别也会增长不少,不会再犯这种低级错误,还是久居内陆的我们遇到的鸻鹬类水鸟少!闻香客老师提出最早迁徙的鸻鹬类水鸟雌鸟居多,对于这种辨别,我至今没有这种能力。

鹤鹬和林鹬

鹤鹬繁殖羽

在合阳向韩城出发时,还遇到正在黄河土崖上繁殖嘴巴巨大的蓝翡翠,让我知道夏候鸟正在繁殖中,南迁已经在悄悄进行中。

林鹬

对于鸻鹬类几时向南方迁徙,在精准的时间上我有些模糊,估算会在9月初,却没有想到会这么早。6月29日我在卤阳湖见到5只林鹬,我们知道林鹬在中国主要为旅鸟。部分在东北和新疆繁殖,在广东、海南岛、香港和台湾为越冬鸟。6月底就出现在陕西还是让我感觉很神奇,不知道是繁殖失败还是其他原因。7月19日我再次来到卤阳湖,这里鸻鹬类水鸟多了起来,在陕西其他地方很难遇到的林鹬这次见到20只。其实,我在卤阳湖见到的林鹬比陕西别的地方见到的都多,不知道是不是林鹬喜好碱性水质。如果说这里旅鸟林鹬多,在这里繁殖的夏候鸟黑翅长脚鹬密度也非常大,19日一天遇到的黑翅长脚鹬接近400只。

反嘴鹬

黑翅长脚鹬

反嘴鹬

黑翅长脚鹬幼鸟

7月19日卤阳湖气温高达39度,我一个人扛着相机拖着沉重的步伐走在沥青路面上,汗水浸湿我的衣衫,我必须在斑驳的树荫和酷日下行走。景区的库尾没有游客,近期水位下降,湖岸边会裸露出两米宽的沙地,在这里我发现一只今年鸥类亚成鸟,后经闻香客老师确认为红嘴鸥,真实很奇怪,这只刚会飞翔的红嘴鸥幼鸟居然在本能的驱使下,飞越几百或许上千公里开始向南迁徙。看着这只红嘴鸥在风中起舞,丝滑的无规律可言,让我想起全球每年有数以亿计的候鸟,在相隔成千上万公里的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往返迁徙。鸟类迁徙是世界上最震撼壮观的自然景象之一,即使我们不去追逐候鸟迁徙的步伐,每个人还是会在一生中多次见证鸟类迁徙的壮丽景观。

长趾滨鹬

长趾滨鹬

长趾滨鹬

又到秋风旅雁归,水光浮日出,霞彩映江飞的日子。秋天即将来临,北迁的候鸟主力又要返回南部。鸟类的迁徙一直是生命周期最为艰苦和死亡最高的阶段,看到这些路过的邻居我还是很欣喜,这种迁徙的行为慢慢被我们所了解,让我们对星球上所有生命有了更深的认识。

青脚鹬

反嘴鹬幼鸟

红嘴鸥幼鸟

矶鹬

矶鹬

右 弯嘴滨鹬

弯嘴滨鹬

我国有1500多种鸟类,我不可能全部见到,陕西有500多种鸟儿我或许也见不全,但我的重心还是放在陕西鸟种上,做好本地调研。在陕西见到迁徙过来的候鸟总是有种若只如初见的感觉,遇到少见的旅鸟就会更加亢奋,希望年年相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