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名记者采访时摄像机被砸碎,最新进展:警方已列为刑事案件

发布时间:2025-07-17 02:27  浏览量:1

这事儿发生在湖南长沙,说起来挺让人气愤的。7月15日上午,几家媒体的记者去采访一家叫湖南丰旭线缆有限公司的企业,主要是因为有消费者反映他们的电缆质量有问题。结果采访过程中,公司负责人谢某陪突然发火,动手砸了记者的设备,还导致一人受了伤。现在警方已经把这案子定为刑事案件,谢某陪也被刑拘了。整个事件从消费者投诉开始,到媒体介入,再到暴力冲突,最后警方处理,暴露了不少问题,比如企业产品质量把关不严,面对监督时反应过激啥的。

先说说起因吧。有个消费者叫陈先生,他在长沙开农家乐,为了加点灯光效果,买了这家公司的电缆。电工一看,说线太细了,可能有安全隐患。陈先生不放心,又买了两款规格的电缆,直接寄到陕西一家检测公司去测。报告出来了,显示导体直径和电阻都不达标,就算按公司自己的企业标准比,也是不合格。公司那边不认账,坚持说产品没问题。陈先生没辙,就找媒体曝光。几家当地媒体,包括报社和电视台的记者,就组队去公司采访,想搞清楚到底咋回事。

记者们去了之后,一开始谢某陪还算配合,说产品合格,有问题走法律途径。可一提到检测报告,他就变脸了。先是离开现场,没多久又回来,直接动手。把一个记者的麦克风拍地上,砸坏了,还连带着录音笔屏幕碎了。然后抢另一个记者的摄像机,狠砸在地上,设备四分五裂。过程中,他还试图抢小王的手机,没抢到,又去拉扯另一个男记者的衣服,导致那记者眼镜被打飞,脸颊划伤,牙龈也受了点伤。衣服扯坏了,眼镜镜片没了,镜腿断了。整个过程挺突然的,记者们都没说什么刺激的话,就这么闹起来了。设备损坏了好几件,价值不小,一人轻微伤。

谢某陪这人,今年42岁,是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实际控制人。公司成立于2013年,注册资本2000万,实缴140万,主营金属制品,尤其是电缆。过去几年,这公司不是头一回出事儿。早在2018年,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就通报过他们生产假冒伪劣产品,无证出厂未经认证的电线,还被行政处罚了。但公司继续运营,没见啥大整改。谢某陪作为老板,平时低调,但这次直接动手,性质就变了。从媒体报道看,他事后在电话里说网络信息不实,就挂断了,没啥道歉或解释的意思。这态度,让人觉得他没把媒体监督当回事儿。

记者们当场报警,长沙市公安局岳麓分局含浦派出所民警很快就到了现场。做了笔录,下午3点多才弄完。那受伤的记者伤势轻,没去验伤,但设备损毁是事实。中国记协也发声了,说正当舆论监督受法律保护,高度关注这事儿。下午记协就表态,警方介入。晚上,从相关渠道得知,警方把案子列为刑事案件,正在初查。最新通报是,谢某陪涉嫌故意毁坏财物罪,被刑拘了。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。

这案子定性故意毁坏财物罪,依据刑法第275条,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情节严重的,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、拘役或罚金。记者设备价值几万块,加上伤人情节,可能不止简单毁物那么轻。警方通报说,7月15日上午11时28分接警,调查后确认谢某陪与记者争执,砸了眼镜和拍摄设备。刑拘是依法的,现在看守所待着,等进一步处理。

说实话,这事儿闹出来,挺典型的。企业产品质量有争议,本来可以通过沟通或法律解决,可谢某陪选择暴力方式,砸设备伤人,这不光是冲动,更是无视法律。消费者陈先生买电缆是为了农家乐安全,结果遇到不合格产品,维权难。媒体去采访,是履行监督职责,却遭这种对待。想想看,记者是老百姓的眼睛,如果连他们都这样被堵嘴,普通人遇到问题咋办?产品质量关乎民生,电缆这东西,用在建筑或家居,出了事可能引发火灾啥的,后果严重。公司曾被通报假冒伪劣,还不长记性,继续生产不达标货,这背后是监管漏洞还是企业唯利是图?

从公司背景看,丰旭线缆在天眼查上显示,有过劳动纠纷和环保检查记录。谢某陪作为控制人,负责生产决策,但多次出问题,没见他公开整改。2018年那次处罚,是无证生产不合格电线,罚了款,可企业没停业。消费者陈先生这次检测,用了国家推荐标准和企业标准比对,都不合格。公司不认,推说走法律,这态度挺推诿的。媒体介入,本是给企业澄清机会,结果成了冲突点。

警方处理挺快的,从报警到刑拘,一天内搞定。这体现了执法效率,也给类似事件树了个标杆。以前有些企业面对媒体,可能会不配合或施压,但直接动手砸东西的,少见。现在网络时代,视频一传,大家都看在眼里。谢某陪这行为,不光毁了设备,还毁了自己名声。公司运营估计受影响,客户看到这新闻,谁还敢买他们的电缆?员工也尴尬,厂子可能得停工整改。

中国记协的表态很重要,说采访是记者权利,正当监督受保护。这话接地气,提醒大家,媒体不是来找茬的,是帮社会把关。像这种暴力抗拒监督的,得严惩。否则,产品质量问题没人敢曝光,消费者权益谁保障?想想日常生活中,买东西遇到假货,多气人。陈先生农家乐生意,本想加灯光吸引游客,结果电缆隐患,让他暂停计划。幸好他检测了,不然用上出事故,更麻烦。

这事件也反映出企业管理问题。谢某陪42岁,从基层干起,掌控公司,但情绪控制差,一冲动就砸东西。这不成熟,作为老板,得理性面对质疑。产品质量是企业命根子,不合格就整改,别硬扛。监管部门也该加强抽检,像丰旭这种有前科的,多盯紧点。2018年通报后,六年过去,又出事儿,说明监管跟进不够。

最新进展是,案件侦办中。警方会评估设备价值,收集证言,包括视频证据。公司监控可能录了过程,加上记者手机拍的,铁证如山。谢某陪刑拘后,估计得赔偿损失,还可能判刑。受伤记者虽轻伤,但心理影响大。媒体同行还在处理后续,报道这事儿,呼吁保护记者权益。

总的来说,这事儿给企业敲警钟:产品质量不过关,早晚露馅;面对媒体,别对抗,得合作。给消费者提个醒:买东西多检测,别信企业一面之词。给社会个思考:监督机制咋完善,让类似暴力少发生。警方已刑拘,案件继续办,期待公正结果。谢某陪这下得为冲动买单,公司形象也砸了。希望通过这案子,推动行业规范,让电缆这类产品更可靠,大家用着放心。

再说深点,这不光是单个事件,是社会诚信问题。企业生产假劣货,坑消费者;媒体曝光,却遭暴力。这链条断了,社会咋进步?谢某陪行为,暴露了某些老板心态:赚快钱,不顾质量,怕曝光就动手。这落后,得教育。法律是底线,刑拘就是教训。陈先生维权成功,媒体没白去,虽然付了代价。

从数据看,中国每年产品质量投诉不少,电缆行业问题频发。国家标准严格,但执行差。丰旭公司注册大,实缴小,资金链可能紧,影响质量把控。谢某陪作为法人,责任大,这次刑案,会影响他信用记录,以后融资难。

事件曝光后,网络热议多。有人说谢某陪太嚣张,有人同情记者。警方通报及时,平息舆论。记协发文,引导正面。整体看,这事儿处理得当,没酿大祸。

最后,案件还在办,关注后续。谢某陪拘留中,公司暂无回应。希望通过法律,给大家公道,也让企业学乖点。产品质量是根本,别为省成本害人。媒体监督是利剑,得保护好。消费者权益,得靠大家维系。这事儿虽小,内涵深,值得琢磨。